失眠是常见病,表现为入睡困难,断断续续不连贯,而过早地醒来,醒后不能再继续睡,有睡眠不足,全身乏力,倦怠感觉,中医对失眠有非常深入的研究。近年来中医学对失眠的辨证施治及养生调护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。
失眠属于中医不寐的范畴,历代医家对于失眠的诊治经验颇多,中医治疗失眠的疗效非常好,无论是中药辨证施治还是饮食情志调控,均有较好的疗效。
失眠常见于中老年患者,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,逐渐呈年轻化趋势,患者数量逐年递增,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减少及睡眠质量下降,深睡眠减少。中医认为失眠的基本病机是阳不能入于阴,主要病因包括阳偏胜不能入于阴及阴偏虚不能潜阳,故调节阴阳乃失眠诊治的根本。具体分为调理五脏,调节情志,调节肝脾及引火归根、心肾相交。有学者认为,失眠症主要表现于肝,波及五脏,统顾五脏实体病证。提倡“五脏皆有不寐”的整体观,从肝论治、兼顾他脏、辨证加减的证治体系,并由此制定了失眠症证治方案。中医理论认为导致失眠症产生的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关,治疗失眠的理法方药的选择,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,注重调理肝脾。
精神情志是当今社会失眠的主要原因,与不寐关系密切,由此将不寐分成烦恼型、多疑型、紧张型、抑郁型,分别选用清热泻火、疏肝降逆法,滋阴清热、理气解郁法、清心宁神、调和肝脾法等治之,取得良好效果。心病终须心药医,精神情志最终需要患者自身调理,做到恬淡虚无,精神内守,志闲而少欲,心安而不惧,注意心身灵统一和谐发展,顺应外界环境。
此外,还还要遵循昼夜节律,人体的睡眠是一种具有昼夜节律性的生理活动,失眠则是这种正常睡眠-觉醒节律紊乱的结果。遵循这一规律,中医学者提出了因时制宜的治疗失眠方案。现代人经常熬夜,生物钟紊乱,不利于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,久之影响心身失调,出现失眠等健康问题。
合理的运动,劳逸结合也可以提高睡眠质量,早晨多做有氧运动,参加集体活动,愉悦身心,有助于保持良好的睡眠。(中医科)